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业务 > 监督执法
监督执法
共同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格局 守好黄河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局统筹推动甘肃省生态环境监管和科技支撑帮扶
2022.06.22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黄河近50%以上的径流量来自于甘肃省兰州市以上河段,境内的甘南、祁连山地区被称为“黄河蓄水池”生态安全屏障,因此,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是保障黄河整体生态安全的重要一环,黄河的长治久安又是甘肃省高质量发展和筑牢中国生态安全屏障的绿色生命线

黄河是甘肃省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主要来源。尤其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向内陆荒漠过渡地带的兰州、白银等地市,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水资源紧缺,全省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5.7%,部分灌区平均用水超过1000m3/亩,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较低。沿黄布局的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产业正处于传统高耗能高污染向精细加工新型产业转型发展阵痛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战场,地区生态环境统筹保护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2019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叮嘱,“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流域统筹,地方落实、协同推进”,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三水统筹”和生态环境共治共管,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四水四定”任务要求,按照生态环境部总体工作部署,黄河流域局紧扣流域与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落实,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实践需求,围绕甘肃发展和保护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协同省区共同谋划、联合开展工作。

黄河流域局分党组书记、局长连煜多次带队调查甘肃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基本摸清地区生态环境制约因素,科学分析政府和企业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确定了科技帮扶产业绿色转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综合治理能力,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格局的生态环境监管工作规划。

20224月,黄河流域局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蔡治国带队分别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兰州新区管委会、白银市政府座谈沟通,共同研究推动甘肃省国控断面水质改善、黄河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黄河流域重点地市“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等有关工作,并形成《甘肃省生态环境监管和技术支撑帮扶工作清单》。

69-10日,黄河流域局分别与甘肃省白银市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签订了《共同推动生态保护系统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一市一策”驻点帮扶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连煜局长在讲话中表示,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以及专家工作站揭牌,标志着转隶后的黄河流域局和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在共同推进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新的平台和着力点,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有了重要基地,流域监督管理和技术支撑帮扶等工作将更加扎实有效推进。

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东新表示黄河流域局驻点帮扶专家工作站的设立,必将在帮助指导新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白银市市长张延保表示要充分借助驻点工作站的技术人才优势,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白银注入强劲活力,努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创造经验、打造样板”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白志红表示将以黄河流域局和甘肃省白银市、兰州新区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契机,通过建立流域与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推动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进重点地市产业结构转型与绿色发展

黄河流域局专家团队已经正式入驻工作站,开始了“进企业、入乡村、下基层”的面对面科技帮扶指导。共同守好祁连——黄河生态安全屏障,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谋定而动、步稳蹄急、稳步推进,流域与区域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生态
环境部
返回
顶部